京东集团前财务副总裁蔡磊,身患渐冻症,与疾病抗争已有四年之久。他的故事让许多人听后都深感心疼。渐冻症作为世界公认的五大绝症之一,病情凶险,但蔡磊并非那种消极等待命运的人。
确诊后,他并没有被疾病击倒,反而积极投身各类活动。他参与慈善事业,尝试网络直播,甚至拖着日益衰弱的身体创办公司,致力于推动渐冻症新药的研发。面对死亡的阴影,蔡磊展现出顽强的意志力,虽然病魔无情,但他始终不肯放弃希望。
近期,蔡磊公开露面,身体状况明显恶化。从多个视频画面可以看出,他躺在病床上,身体僵硬,说话艰难,甚至需要他人辅助完成日常动作。随着输液次数增多,他的血管变得越来越细弱,但他依然坚信自己不会轻易倒下。
展开剩余88%他说:“只要精神状态正常,我害怕死亡,但行动上不能害怕,这不是很正常吗?”作为资深的互联网人士,他早已习惯在逆境中发现希望,这种独特的视角也让他在面对疾病时保持乐观。他坚信这种积极的态度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都有帮助。
蔡磊的身份多重,除了京东高管的经历,他还是中国电子发票领域的先驱者,担任多所高校的研究生校外导师。他在工作和生活中一贯追求卓越,生病后也不例外。或许这与他自小养成的性格密不可分。
他出生于河南,1978年生,小时候三年级时遭遇高年级同学欺负,他从不选择忍气吞声。别人打他一巴掌,他就会用书包带还击。蔡磊说:“我知道自己不一定能赢,但你敢惹我,我就敢反击。”这种不服输的态度贯穿他对待人生和疾病的方方面面。
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,蔡磊毕业后长期从事税务工作,起初在基层机关单位,随后辗转三星、安利、万科及京东等大型企业。2019年确诊后,他才被迫暂停工作。学生时代,他成绩优异,被同学戏称为“外星人”。高考时,他最想报考物理专业,但未能如愿,一度陷入抑郁。
他大学期间还经历过家庭的重创。大三时,父亲被诊断为肝硬化晚期,家人从河南来到北京陪护,蔡磊和母亲及哥哥日夜奔波于医院和学校之间,身心俱疲,最终仍未能挽回父亲的生命。多年后,他形容自己创业的艰难与那段失去父亲的经历如出一辙,满是挫败感。
父亲对他的影响深远。父亲曾是军人,蔡磊自小生长于部队大院,耳濡目染拼搏和奋斗的精神,凡事追求卓越成为他的习惯。他曾说自己是典型的精英思维,重视时间管理,努力把每分每秒都用在与合作伙伴和推动业务发展的朋友交流上。
但病后,这种生活节奏开始改变。一次,他和同住的病友相处时,病友怕自己打鼾吵醒他,特意提醒。蔡磊表示自己可以先睡,打鼾也无所谓。那晚很晚,蔡磊见病友迟迟不眠,询问原因,病友回答:“我在等你。”这让他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朴实、最温暖的关怀。也正是这份互助精神,激发了他生病后的创业念头。
渐冻症对蔡磊身体的摧残极大。在央视的一次采访中,他坦言工作一段时间后就需卧床休息,抬脖子说话都变得吃力。只有亲身经历过病痛的人,才能体会这种疾病的残酷和无情。
他清楚认识到渐冻症治疗的难度,同时也看到自己可以做出的贡献,因此毅然开始创业。他创立了“渐愈互助之家”科研大数据平台,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渐冻症患者科研交流平台。此外,他还管理着20多个患者群,每个群约有500人,总计覆盖超过一万名患者。
由于患者遍布全国各地,不同医院间数据难以共享,医生们缺乏足够样本来推动研究。蔡磊的平台致力于打通这些数据壁垒,为科研和药物研发带来希望。
尽管身体日渐衰弱,蔡磊依旧保持高强度工作状态。除吃饭睡觉外,他几乎将全部时间投入工作,每天长达16小时,365天无休,连朋友见面都需提前预约。他的妻子看到这样的生活状态极为担忧,甚至觉得他在透支生命。
2022年中期,蔡磊还能拿手机办公,但到2023年初,双手几乎丧失功能,操作鼠标需借助特殊踏板,日常生活如吃饭、喝水、穿衣服都完全依赖他人帮助。病情的进展与他的焦虑息息相关,他每天都活得非常疲惫。
他最焦虑的是时间问题。药物研发通常需要十年以上,而他和病友们都等不起。他目睹许多刚加入患者群、看似健康的朋友很快就坐上轮椅,甚至需依靠呼吸机,这让他感受到巨大的压力,必须争分夺秒。
外界多将蔡磊最后的拼搏视作自救,但他认为自己做的远不止自救。他的努力是为了帮助医生和广大患者,用有限的时间为社会贡献更多力量。直播带货就是为科研募资的一部分。
2022年9月21日,蔡磊在自己创立的“破冰驿站”直播间开启第一场直播,吸引了七千人观看,销售额近8万元,主要由朋友和病友支持,整体效果并不理想。妻子看在眼里,毅然辞职全力支持直播事业。
夫妻合力使直播逐渐走红,蔡磊的带货开始登顶电商榜单。直播收入并未私用,全部捐献用于科研。2022年捐出1000万元,2023年又捐出亿元。他坦言,若将来拥有百亿财富,也会全部捐出,只是现在还未达到那个规模。
如今,蔡磊健康状况堪忧,起床后去洗手间仅5米远距离都需扶持,吞咽、咳痰和呼吸均困难,夜间需长时间佩戴呼吸机。2023年底他曾因堵痰一夜窒息四次,每次都觉得可能活不过来了,甚至一度盼望解脱,好在最终挺过难关。
拖着如此虚弱的身体,蔡磊仍坚持前行。他说:“人很难坚持做一件自己都不信的事情,我既然开始了,就要坚信会有突破,虽然可能救不了我自己,但一定会有新的成果。”这也正是他写的那本书《相信》的精神所在。
他曾自嘲生病前后都很拼,但拼的目标不同。过去拼事业追求盈利,现在虽然没赚到钱,却觉得更有意义。知道时间有限,他希望找到继任者继续他的事业。他曾邀请多名高材生加入团队,但他们大多因更好前途离开。反倒是一些“傻气”的人愿意跟随他这位有些“疯狂”的科研创业者。
对于身后事,蔡磊已有安排,愿意捐献遗体用于科研。2024年2月,他团队宣布加大与美国麻省总医院顶级渐冻症专家合作,这为攻克该病带来更多希望。
渐冻症研究许多关键发现都来源于患者脑组织和脊髓组织,蔡磊希望自己的遗体能够发挥最后的科研价值,成为“最后一颗子弹”。他也号召更多患者参与遗体捐献,获得了众多患者家属支持及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的高度赞扬,称之为“史无前例的壮举”。
有人曾称他为“唐吉诃德”,蔡磊并不理解,毕竟自己经历了四家公司创业,并非不靠谱的人。后来细想,才理解这种评价或许因他的坚持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生。
如今,面对质疑,他不再多言,只专注于手头工作,努力争取那微乎其微的成功机会。
发布于:天津市杠杆软件,开源优配,新手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